姓名:李月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自我调节学习、学习行为挖掘、教育大数据应用
电子邮箱: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办公地点: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33教263室
教育经历:
2020.9-2024.6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学博士
2018.9-2020.6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理学硕士
2014.9-2018.6 西南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理学学士
工作简历:
2024.6-至今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主要研究成果:
[1] Li, Y., Jiang, Q., Xiong, W., & Zhao, W. (2023). Investigating behavior patterns of students during online self-directed learning through process mining.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28:15765-15787.(SSCI一区)
[2] 李月,姜强,方慧,赵蔚.(2023).基于人类动力学的在线学习行为规律分析及建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44(1):77-83.(CSSCI)
[3] 李月,姜强,赵蔚.(2021).基于过程挖掘的在线自主学习行为模式识别及干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42(5):61-69.(CSSCI)
[4] 李月,姜强,赵蔚.(2023).数字化时代在线学习行为结构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自我调节理论视角[J].现代远距离教育,(1):61-70.(CSSCI)
[5] 李月,姜强,赵蔚.(2021).协同调节对知识建构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面向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化变革研究之七[J].现代远距离教育,(4):3-13.(CSSCI)
[6] Li, Y., Jin, X., Hu, Q., Jiang, Q., Zhao, W., & Oubibi, M. (2021).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co-regulation on deep learning under crowdsourcing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EEE 2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SCWD. 526-530.(EI-index)
[7] 姜强,李月,孙洁,赵蔚,刘红霞.(2019).自适应混合MOOC模式:MOOC设计新范式[J].中国电化教育,(9):82-90.(CSSCI)
[8] Jin, X., Li, Y., Ban, W., Jiang, Q., Zhao, W., & Oubibi, M. (2021). Empirically analysing knowledge generation framework in student homophily through crowdsourcing. IEEE 2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SCWD. 531-535.(EI-index)
[9] 药文静,姜强,李月,赵蔚.(2020).众包知识建构下学业情绪影响因素及唤醒机制的科学学研究——面向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化变革研究之五[J].现代远距离教育,(5):33-42.(CSSCI)
[10] 刘明,韩梦莹,李月,胜楚倩.(2018).实时协同写作环境对学习专注度、成绩的影响[J].现代教育技术,28(7):38-43.(CSSCI)
[11] Hu, Q., Ban, W., Li, Y., Jiang, Q., & Zhao, W. (2021). The learning effects of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 meta-analysis of 16 experiments. IEEE 2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SCWD. 521-525.(EI-index)
学术荣誉:
吉林省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2023年)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奖学金(2023年,2024年)
东北师范大学第二十四届“理想与成才”报告团提名奖(2023年)
东北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2019年)
西南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2018年)
西南大学一等奖学金(2017年)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2017年)
第三届全国高校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创新大赛三等奖(2016年)
“数学中国”数学建模国家赛二等奖(2016年)
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铜奖(2016年)
西南大学三等奖学金(201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