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宋亚峰

b_600_500_16777215_1_0_images_2022_songyafeng.jpg

基本信息

教师姓名:宋亚峰

职称岗位: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学科背景:经济学学士 管理学硕士 教育学博士

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与评价、教育经济与管理

电子邮箱: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通讯地址: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雅观路135号天津大学教育学院251室,邮编:300350

课程教学

本科生:职业教育学

硕士生:质性研究方法进阶

博士生:论文研究方法高级研讨课(量化专题)    博士生综合研讨课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天津市教委社科重大项目1项、主持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多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和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代表性科研项目如下: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稳步发展背景下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的适配性研究(CJA220328)

主持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群建设模式及优化策略研究(2022JWZD08)

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谱系图研究(20JZD055)子课题之四:我国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谱系现状评价研究

主持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大数据时代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演化与优化路径研究(2022XS-0062)

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双创"背景下我国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16LZUJBWYJ017)

主持中国工程院重大战略研究咨询课题:中国工程教育治理体系政策模型研究(2022XBZD24-01)子课题之十:专业领域的利益相关者视角治理体系研究(gcy10)

学术专著

和而不同·和合共生:高职专业群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与治理方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23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合著)

高校教育学院功能及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24

中国民办高等学校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6(合著)

中华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21)[M].北京: 中央党校出版社,2022(参编)

中华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22)[M].北京: 中央党校出版社,2023(参编)

中华职业教育发展评价报告(2023)[M].北京: 中央党校出版社,2024(参编)

中华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23-2024)[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5(参编)

学术论文

      聚焦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与评价、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等主题,在《光明日报》《高等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江苏高教》《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等CSSCI及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和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多篇论文入选“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

代表性学术论文如下:

宋亚峰,潘海生.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谱系图构建研究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3, (05): 137-143.(CSSCI)

宋亚峰. 贯通·融通·联通: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的适配逻辑 [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3, (06): 78-87.(CSSCI)

宋亚峰,潘海生.分不分—何时分—分多少—怎么分:解答普职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N].光明日报,2022.8.9

宋亚峰,王世斌,潘海生.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区域配置效率的空间计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1):144-151.(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CSSCI)

宋亚峰,王世斌,潘海生.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学科生态与治理逻辑[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12):26-34.(CSSCI)

宋亚峰.高职专业群协同发展的主要类型与互动机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仿真分析[J].江苏高教,2022(06):28-36.(CSSCI)

宋亚峰.高职专业群的生态系统与进化机理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6):141-147.(CSSCI)

宋亚峰.职业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五重向度[N].中国教育报,2024.5.7

······其他学术论文请检索中国知网

代表软著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谱系图管理系统1.1-证书号:软著登字第12588511号

学术交流

2024年11月 第十八届中青年职教论坛主论坛发言 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3年12月 第十七届中青年职教论坛主论坛发言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23年10月 第九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分论坛发言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22年12月 第十六届中青年职教论坛主论坛发言 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22年10月 第八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分论坛发言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21年11月 第十五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主论坛发言 沈阳·沈阳师范大学

2021年05月 第三届全国高校高教研究生学术论坛主论坛发言 南京·南京大学

2020年05月 第九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论坛发言 北京·清华大学

2019年12月 天津市第八届高等学校教育学科研究生论坛发言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2019年10月 全国院校战略规划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 西安·陕西科技大学

2019年06月 第二届全国高校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主论坛发言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9年05月 第八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论坛发言 北京·清华大学

2018年12月 首届全国高校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发言 厦门·厦门大学

2017年07月 西北五省(区)教师教育学术研讨会主论坛发言 固原·宁夏师范学院

2016年08月 全国高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学术研讨会 张掖·河西学院

■ 主要获奖

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8/16)

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10/12)

2022年天津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8/16)(10/12)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雅观路135号,300350 /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

联系电话:022-27405948

传真:022-27405948